首页
>
法治热点
>
侵权责任
>
文章详情

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科研人员同样不能侵犯

类型:法治热点

时间:2020-03-22

侵权责任

来源:zy

4229人查看

收藏

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”这句话不仅仅是随便说说,从古至今,法律的发展渐渐完善。从曾经的“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”发展到如今的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”,都在向我们诠释一个真理,面对法律,没有擦边球,必须严格严肃。

1月3日,吉林省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及同案被告人张磊贪污一案,对被告人李宁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,对被告人张磊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八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;对贪污所得财物予以追缴,上缴国库。当被告人身份、裁判结果和舆论关注在这样一起案件中紧密咬合,就注定了它的标杆性意义。

一、 李宁案的第一重意义,是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。
在此前的审理阶段,李宁案就受到了舆论、尤其是学术圈的广泛关注。原因显而易见:案件的“主角”是一位光环加身的“明星科学家”。作为著名生物动物学家,李宁曾是中国最年轻的“两院”院士。据媒体报道,在此前的庭审中,他也曾以自己的贡献自辩:六次获得过国家科技大奖,为国家创造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至少也超过数百亿元。

但是,在法庭这个场合强调功劳,有些“跑题”。决定案件结果的,是事实,是证据,而不是比较投入产出的功利算计。没人能够抹煞李宁曾经做出的突出贡献,但是成绩不能成为对无罪的担保,更不会构成对罪行的冲抵。在以往审判的贪腐案中,舆论见证了权力不能干预司法,那么李宁案则证明了平等原则的另一个侧面:没有法外开恩,功过不能相抵。

二、李宁案的第二重意义,是展示了在一起热点案件中应怎样严格司法。
李宁的身份不会左右法律的目光,但他理应得到与普通人相同的慎重审理。在案件宣判后,李宁案审判长接受了记者采访,回应了包括李宁的犯罪是否与当时的国家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有关、其行为是否是出于科研需要等舆论关心、也构成辩方主要观点的问题。

综合法院裁判与审判长回应不难发现,本案结果经历了证据与被告人主张的反复打磨。尽管李宁拒不认罪,但法院结合同案被告人张磊的供述、李宁公司两名报账员的证人证言、套取经费书证等证据,依法认定李宁存在贪污科研经费的事实。另一方面,虽然李宁并未认罪悔罪,法院也结合赃款已部分追缴的情节,依法决定酌情从轻处罚。我们相信,即便李宁不能接受有罪的判决结果,但他也无法否认裁判中充盈的审慎正义。

三、李宁案的第三重意义,体现在推动规范科研经费合理使用、依法保护创新上。
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,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。中办、国办于2015年印发的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》明确,要强化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。但是,国家科研经费不是课题负责人的自留地,不能任由财务造假、套取资金、审查放水“割韭菜”。鼓励创新,不该成为腐败黑洞的挡箭牌。

我们经历过经费管理相对缺位的时期,但“没人管”绝不等同于“随便贪”。从证据来看,李宁套取的经费并未用于科研用途,绝大部分都用于人投资公司或增资入股。而更令人气愤的是,他套取的经费中有高达2092万余元原属于他人名下,占套取总额的82%。显然,李宁的行为并非保障科研项目的“无奈之举”,而是雁过拔毛的贪污敛财。尽管随着我国科研经费管理逐步规范,曾经的财务漏洞被一一填补,但李宁案仍为科研工作者提了醒:君子爱财取之有道,专款专用的科研经费,不是任意取用的茶点饼干。

通过李宁案件,让我们真实感受到了法律不容侵犯,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具有身份的人。同时,这也让我们深省!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一句话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,知识是用来改变人生,改变国家的,并不是用来挑战法律的武器,请将对法律边界的敬畏深藏于心。

0

1

0

0/300

暂无评论